跳到主要內容

神不在場 / 樂不思薯 / 羊逃一日遊

春節期間,如去年般組團去了台南、高雄三間頗受好評的工作室一探四項主題,都有不錯的遊戲體驗。於是寫下這篇心得,希望能吸引更多同好到南部一遊。

神不在場 http://taog-game.com/

夢月馬戲團/蘇尼亞線
遊戲類別:分隊競爭、互相干擾,歡樂

第一場先挑戰的是台南「神不在場」的主題「夢月馬戲團」。「夢」是一款主打分隊競賽的競爭式主題,在遊戲開始之前就必須先分隊,雙隊之間的遊戲動線除了「互相干擾」的互動之外,在遊戲謎題上是完全不會相交集的,一般來說,建議整團人找滿後交換路線玩。不過因為本次的夥伴已經有人玩過一線了,所以我們也就只玩了單線,沒有再交換。

遊戲故事基本上簡單明瞭:兩隊玩家分別是兩團馬戲團成員,要競爭成為傳說中的「夢月馬戲團」的資格,同時也要在時間內脫離神祕的競賽空間回到現實世界。兩隊以輪流擔任挑戰方、干擾方的方式來進行五戰三勝的競爭。謎題上雖然不算特別難,但是也並不因為重點放在兩隊競爭就草草了事,每一題都可以看出工作室在設計時的用心。再加上各階段之間都有時間限制,挑戰方在分秒必爭的壓力下,要維持正常解題水準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另一側的干擾方雖然只需要被動等待、壓力比較小,不過看著時間一秒秒倒數、猜測對方究竟解出來了沒,也是一個會讓人心跳加速的亢奮狀態。

總合評價:一個成功的歡樂向作品,尤其適合已經有一定交情的夥伴來一場「破而後立」的友情重整
推薦指數:物有所值,如果不算上可能友情崩壞的結局的話,推薦去玩

樂不思薯 http://cokefries.com/

通往真相的倒數計時
遊戲類別:觀察、邏輯,靜態解謎

消失的遺物
遊戲類別:文字、邏輯、故事結合謎題,劇情

緊接著挑戰的是就在附近的「樂不思薯」。之前就有耳聞「樂」是以劇情為重點,實際遊玩之後果然也是如此。「通往真相的倒數計時」與「消失的遺物」兩個主題都是以劇情為主幹,繼而配合延伸出謎題來,而不是先做好謎題後再把故事加上去的常見套路。這種以劇情為主的設計方式,固然會犧牲了謎題、機關的創作自由,但是與提升主題自洽性的優點相權衡後,我個人還是較偏好這種作法。

而兩個主題之間,「通」可能因為是工作室第一作的原因,所以在敘事上相對簡單,劇情長度也較短,雖然有支線任務來增加遊戲歷程,但是就謎題數量、難度與趣味性總和而言,仍然只算是一個小品佳作。

而吸收了前作的經驗後,「消」可說是取得了全面性的進步。在劇情上,「消」成功地將故事的起承轉合放在解謎的過程中,打入玩家體驗,而不只是單純的「我講你聽」,讓人可以更加融入「找出真相」的偵探角色之中。造景方面,雖然不是最頂級的精緻水準,但也能看出工作室的用心所在,足以有效地幫助玩家投入主題中。最後,在謎題方面,本作的各相謎題多半是以單純的邏輯推理為主、觀察環境為輔,再加上一些小型機關配合提升了不少遊戲中的趣味性。不過本作在閱讀能力上需要一定的門檻,如果是國中、小學生來體驗的話,可能會遭遇到很大的挫折。

總合評價:兩主題皆有一定水準。體驗過後,更是讓人相當期待下一主題會是什麼樣的風貌
推薦指數:物有所值,對重視故事演出的同好們來說,可謂不可不玩

羊逃 http://www.runsheepsrun.com/

魔法學園之闇黑封印
遊戲類別:機關、扮裝、個人任務,心機猜疑

用餐之後,一行人就殺到高雄,一會「羊桃」的 2015 新作:「魔法學園之暗黑封印」:玩家們扮演來自學院三大派系的魔法師,要找出當年鎮壓第四派系邪惡巫師的封印,粉碎其重臨世間的野心。

從簡介上就可以看出本作在結構上相當的傳統,並沒有什麼跳躍性的創見。不過這並不代表它就會不好玩。事實上,我覺得在這篇文章提到的四個主題中,本作可說是在各面向平均上最好的:首先要稱讚的是遊戲動線的順暢,對於大部分的逃脫主題來說,當謎題數量到達一定程度後,很容易就會因為動線安排不良,導致玩家陷入迷惘、茫然、不知所措的混亂中,但是「魔」藉由控制謎題分佈與明確不模糊的線索提示,有效地在玩家腦海中建立起一組解謎的順序。再來,是謎題的趣味性與難度間可圈可點的平衡。整個主題中,確實有幾個題目較難,但即使是這些較難的題目,玩家也能在不斷地試誤中取得相當的樂趣,而不會卡在「解不開」的情緒中而苦惱。氣氛營造方面,恰得其分的場景、與故事背景配合融洽的機關設計、簡單但卻有吸引力的扮裝,都更提升了本主題的完成度。

最後,特別要一提的是「個人任務」的環結。「魔」引入了這項最近實境逃脫界蔚為風行的元素,雖說稍微有跟風的嫌疑,但是為娛樂性帶來的效果卻是明顯可見的。以我們這團為例,基本上個人任務結算時所帶來的樂趣甚至可說是跟遊戲本身不相上下。

總合評價:吸收了之前作品的經驗後,認真打造而成的心血之作。一個老手新手兩相宜的好主題
推薦指數:誠意推薦,一眾好友組團的話,更可以在個人任務上得到額外的樂趣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密室編年史 - 時間表

首先感謝 貝爾豪斯工作室及美花、睡魔、他口、阿松四位編輯小組成員 ,如果沒有他們的辛苦成果,就不會編年史的原始資料,當然也不會有這份時間線圖表。在此特致上十二萬分的敬意。 (本圖表中只簡單列出各項主題的開始及結束時間,其他詳細資料請直接到 台灣密室編年史 或各工作室網頁檢視) (由於筆者手中並無相關業者資料也無意自行維護資料正確性,若圖表中有錯誤或遺漏,還請直接與貝爾豪斯聯絡。本圖表會不定時依台灣密室編年史所放出的文字檔案更新) (圖表若過大,請見諒) 最後更新 2016-4-21

密室遊歷 - 許多門 / 石器時代、米其林尋兇

前些日子,去了在社群眾同好中頗有微詞的台中「許多門」。本來,筆者是抱持著一種接近「明知山有虎」的心態而去,然而在先後實際體驗過《石器時代》與《米其林尋兇》之後,我其實獲得了相當滿意的遊戲經歷。 首先,對於工作室服務態度,我個人的標準一向是應該達到「不造成玩家無謂的困擾」及「友善引導玩家完成遊戲」這兩點為基本要求。對後者,「許多門」的工作人員表現得恰如其分,沒有什麼值得挑剔之處;而對前者,至少在我這僅僅兩場的遊戲經歷裡,感受到的都是工作室的熱忱——退一萬步來說,我並沒有遇到工作室堅持不分開找錢這種讓玩家極度不方便的奇異堅持。也許這是因為當天我遇到的是比較優秀的工作人員、又或許是因為我並沒有遇到什麼超出工作室員工訓練的突發狀況,但是就我個人意見來說,即使「許多門」的服務水準還並不是第一流水準,也絕不到應該被特別抱怨的地步。 再來,「謎題缺乏邏輯」也是一個「許多門」向來為人所詬病的問題。但老實說,我個人並不覺得這是一個中肯的評價。確實,這兩場遊戲裡,都有非常不直觀、不靠解說基本上極難搞懂如何運作的操作型謎題,不過除此之外的題目,並沒有脫離遊戲文本的脈絡所在,其中當然也會有比較跳脫劇情、純粹為了遊戲性而硬是嵌入的「出戲」謎題。不過老實說,其出戲的程度也並不比某些頗受好評的主題來得嚴重。 總而言之,對於「許多門」——至少對於《石器時代》與《米其林尋兇》兩項主題來說——筆者的評價是「簡單、有趣、純粹娛樂性的小品主題」。而如果你問我是否還會重訪「許多門」,一探其他主題?答案是:當然。 許多門密室逃脫 台中市西區台灣大道二段186號11樓之5(中港通商大樓)

密室遊歷 - 黑盒子 / To Lie or not To Lie / 同學會

「黑盒子」工作室,一個以實驗性劇場與心理學概念兩個同名詞為號的團隊。 《To Lie or Not to Lie》與《同學會》,兩個滿載創作者的自信與抱負的特色之作。 對於「黑盒子」這樣一個風格強烈、在實境遊戲上自有一番理念與看法的創作團隊,太多的介紹只是剝奪了讀者將來親臨現場的樂趣,但是,如果因此而什麼都不提的話,顯然也無法勾起大家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既然不談作品,那麼,就讓我們來談談工作室本身吧。 對於「黑盒子」工作室,我想所有曾經造訪過的同好們都會在踏入工作室之內的那一瞬間起,就深深感受到這個團隊對於「沉浸性」這個實境遊戲所特別側重的特點做出了多大的創新與努力:至少到目前為止,筆者還沒有見過任何一款實境遊戲作品嘗試了與「黑盒子」相似的發想。 而這段堪稱「震憾教育」的體驗,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對於玩家的一種預揭示— — 在「黑盒子」裡,你並不只是單純的「玩遊戲」,而是與遊戲「一同經歷」— — 對於如何營造遊戲沉浸感這一課題上,創作者不但饒負野心地挑戰了「由玩家自己完成故事演出」這種我個人認為最能讓玩家融入遊戲、但在製作上也最難以駕馭、是以在業界裡也最少見的大膽作法,還更進一步地將其推進到一個「遊玩即演出」的極端程度。 在創作上,任何對於「既定概念」的挑戰,向來都是精彩的。更何況「黑盒子」的兩款作品即使拔除了「創新」這點,也絕對是值得推薦的水準之作! 聯絡資訊 黑盒子工作室 網站 Facebook 臺中市北區華美街二段236號B1